選區的劃分要考量人數及面積,而非目前現況的僅考量選區人數。

從第7屆開始,新竹縣就只有1席立法委員,選區就是整個新竹縣。新竹縣選區比現有一些選區人數多2倍,面積大10倍。然而每一個選區的立委,都擁有同樣的資源可聘請公費助理問政與選民服務,除上人數及面積,新竹縣民能得到的人均服務資源相對少得多,相當不公平。

 

立委席次調整爭議 民國黨徐欣瑩:新竹縣應增加一席


中選會正進行各縣市下屆立法委員席次調整作業,曾擔任新竹縣區域立委的民國黨主席徐欣瑩表示,應該延續第七屆的分配方式,讓新竹縣立委由目前的一席,變成兩席,不過她也強調,這只是治標不治本,席次分配不均所造成的問題,以及國會改革,還是要透過修憲,通盤來檢討席次分配的機制。

徐欣瑩表示,新竹縣的選民數是其它縣市兩倍,面積是其它選區十倍,立委席次早就應該增為兩席。圖/民國黨

徐欣瑩表示,新竹縣立委席次早就應該增為兩席,2008年國會席次減半時,新竹縣只分配到一席立委,堪稱是政治資源最弱勢的縣市,「和新竹縣人口接近的縣市,都有兩席立委,新竹縣選區一席立委服務的選民數是其他縣市的兩倍,面積是其他選區的十倍」。

徐欣瑩指出,新竹縣民眾長期被虧待,由於政府提供給每席立委的資源都相同,「每位新竹縣民能得到的服務資源,比其他縣市要少很多」,如果新竹縣立委仍維持一席,依照全縣人口持續增加的趨勢,四年後新竹縣民眾能分配到的政治資源,會比現在更少、更弱勢。

徐欣瑩認為,治標的做法是依照第七屆分配方式,因為第七屆立委共113席,立委總數、選制,都與目前相同,政策上有延續性,但第四屆的席次分配機制,是用在總席次225席,立委人數、選制都與現有的環境不同。

治本的做法,則要從憲政層次來思考,徐欣瑩指出,現有的選制,造成每個縣市民眾分配到立委服務資源不均,容易讓立法委員里長化,反而沒辦法將心力投注在立法的職責,解決方式是透過修憲,讓立委席次增加到160席,然後討論採用大選區或是小選區,以及選區要選出一席或是多數席次立委等議題,選區的劃分,更應該考量人口、面積等因素,「如果不修憲,而只是計較席次分配方式,像新竹縣55萬人卻只有一席立委的窘境,最終只是換個縣市承擔而已」。

(中時電子報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018年01月23日 09:24
中時電子報 張怡文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80123001454-260407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新竹鄉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